第(3/3)页 大唐帝国报,一篇名为《自古忠孝两难全》的文章一出。 直接就让长安几个月来,对顾远所为争论不休的话题,彻底画上一个终结符号。 狄仁杰亲自操刀着笔,经过多次的修改与调整后。 全面的从‘忠孝’大命题上对顾远的行为进行背书。 最有权威性的,不是文章内容的本身,毕竟,文无第一,你拿出忠孝两难全来说,人家还是有角度反驳的。 让他们彻底哑火,不敢再争论的缘故。 是在撰稿人之后的名字。 校正:尚书省。 审阅:太极宫,东宫。 单单是校正一栏,尚书省三个字,就代表着中枢核心的看法。 更别说审阅署上的是两宫。 两个指代的是圣天子与皇太子,虽然没有明确署名,但谁不知道其中的含义。 这传递出来的信号,不要太简单了。 尚书省亲自校正,说明该篇文章的内容,是经过他们出手润色过,一些地方,还有他们亲自改正的。 不能看作是狄仁杰一人所写,是朝廷想法的集中体现。 两宫审阅,说明圣天子与皇太子亲自出面,为清查人口田地的行为表态了。 这也就明确的告诉天下人,税务司清查行动,朝廷是支持的。 顾远就成为税务司的典型人物。 可以说,这篇文章代表的意义与影响,是极为深远。 不是单方面为顾远行为定性那么简单,更是借此告诉天下世家大族,朝廷清查的决心与意志,是不会有任何动摇的。 会彻底的执行落实下去。 “兄长,这是把世家大族给逼到墙角了啊。” 李恪看到这篇文章,就知道背后代表的深层次含义,不得不感慨一声。 “要小心他们狗急跳墙啊。” 李治也说了一句,道:“顾远马车被撞,就说明他们要不择手段了。” 李承乾领着他们在天工院走着,问道:“你们对税务司是什么看法?” “我没看法。” 李佑简单得很,“父皇跟哥哥要做的事,我都是无条件支持的。” 李恪与李治也急忙附和。 其实,对他们来说,也没什么的。 毕竟,李恪知道自己是要分封在天竺。 国内清查田地人口,关他什么事情。 他也清楚世家大族在这么的危害。 朝廷要这么做,他是没不满的。 巴不得查出来的人口越多,他到时候在天竺就有更多的人可用。 “可恶。” 李厥这时候冒出不和谐的声音来,众人不无诧异的看过去,满是不解。 就连李承乾也是如此。 他有点在乎李厥的想法。 “狄仁杰,你这次可是出大名了。” “尚书省校正,两宫审阅,你多大的名头啊……。” 李厥朝狄仁杰不忿的喊道。 额! 搞了半天,二郎是说这个啊。 想来也是,狄仁杰确实是要名传天下。 谁让这篇文章的规格,直接拉满了呢。 他也跟着沾了红利。 狄仁杰被这么一说,脸都红了。 李承乾看的差点没笑出来,未来的狄胖胖,竟然会因此脸红?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