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可不是呢!纵然我们做长辈的想让孩子都在身边,可毕竟孩子们都大了,分家也是应该的。” “是,我看大家都和和气气的,没因为分家闹不是,这才是旺家之相呢。” …… 一番吹捧后,开始进入正题。 大房是嫡长子,又承爵,按照朝廷律法,侯府的祭田全部归大房,家产也应独得七成。 只是老侯爷也不知道是良心发现,还是为了堵住二房和三房的嘴,跟大老爷和傅知简也说好了,家产留六成在大房,剩下的四成,二房和三房各得两成。 老侯爷的私房,还有老太太的私房不在此列之类。 等老侯爷和老太太百年之后,私房会均分给三房。 这样分家,三房除了傅知明有几分不满,觉得多分了一成出去,大家都挺满意的。 起码一说出来,没任何人反对就是了。 账册什么的早就整理出来了。 六成的那一份单独放在一旁,这是大房的。 剩下的两份,看着都差不多,是二房和三房的。 “那两份里头的产业,银钱都差不多,你们自己看着要哪一份。” “各房除了自己媳妇儿当初陪嫁来的人,府里的下人们,你们也可以挑自己用得惯的带走。” “各房的铺陈摆设一概都归各房所有。” “你们挑好了人选,将名单给简哥儿媳妇,然后拿走身契就是了,还有什么要补充的没有?”老侯爷扫视了一下全场,问道。 没有人补充。 两堆账册放在那里,任由二房和三房选择。 二老爷随手指了一堆,剩下的那一堆就是三房的。 各自将账册抱到面前一看。 还别说,侯府的家底还算丰厚,毕竟积攒了几代的家业,还有几代媳妇的嫁妆,确实不菲。 三房只分得了两成,也有两个院子,一个三进,一个两进,位置还都不错。 至于庄子,分了三个,有大有小,良田千亩,山林几座不说,还有四个铺子。 除此之外,还有金银和各种珍宝,字画古董之类的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