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四十七)腓总神经损伤-《看图推拿按摩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腓总神经损伤属于中医学“足痿”的范畴,其典型症状是“足下垂内翻”。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。外伤挤压或下蹲过久等,均可造成腓神经受损伤;糖尿病、结核性动脉炎等,也可为本病诱因。

    患者患足和足趾不能背伸,行走时易绊倒,行走时足不能举起,为用力提高下肢,使髋、膝关节过度屈曲。当足落地时,先足尖下垂,后整个足底着地,类似鸡步或马步,踝关节背伸无力,足外展、外翻无力,呈马蹄内翻垂足畸形,小腿前外侧和足背感觉障碍,有时延伸到小腿前外侧下1/3处。

    1.方法与步骤

    见图2-2-47。

    图2-2-47 腓总神经损伤推拿按摩

    (1)患者取侧卧位,术者位于患者患侧,用双手挤捏法从患者大腿前侧到小腿外侧和足背部,往返进行挤捏治疗5~10分钟,以达到舒筋通络之效,见本图(1)。

    (2)术者用拇指按揉患者髀关、伏兔、血海、阳陵泉、丘墟、足三里、解溪等穴3~5分钟,以达活血行气之功,见本图(2)。

    (3)患者取俯卧位,术者在患者小腿后侧用法自上而下治疗3~5分钟,以患者感小腿局部有酸胀为度,见本图(3)。

    (4)术者用右手大鱼际揉推患者小腿后侧,并用拇指按揉患者委中、委阳、承山等穴3~5分钟,见本图(4)。

    2.注意事项

    (1)此症多因神经系统疾病,治疗过程及时间相对较长,要树立信心。

    (2)加强锻炼,尤其是脚掌心前部用力锻炼,行走、踩踏时防止跌倒,并可用支架防止足下垂。

    (3)可以配合用专科医师配以中药外用熏洗、热浴治疗,加强和巩固疗效。

    (4)对后期不能修复的神经损伤,可考虑做手术治疗。

    (四十八)肋软骨炎

    肋软骨炎通常发生于第二肋软骨、胸肋关节处,局部产生痛性隆起肿胀,妇女多见。主要病因为风热犯肺,客入经络,气血壅遏局部,不通则痛;久之节隙瘀塞而致隆突肿胀;或积劳损伤,气血瘀滞节窍为病。多见于左侧胸肋关节处。患处疼痛,继后出现局限性隆起肿胀包块,皮肤灼热,呼吸、咳嗽时疼痛加剧。

    1.方法与步骤

    见图2-2-48。

    图2-2-48 肋软骨炎推拿按摩

    (1)患者取仰卧位,术者用右手五指稍分开,以疏肋法沿着疼痛的胁肋部,反复治疗3~5分钟,用力不宜过重,见本图(1)。

    (2)术者找准压痛点,以手指端螺纹面为着力点,在阿是穴上以摩推法反复操作3~5分钟,见本图(2)。

    (3)患者俯卧位,术者在疼痛一侧的天宗穴,用左手大鱼际进行揉推治疗3~5分钟,见本图(3)。

    (4)术者用右手掌心在患者疼痛区域和阿是穴处轻轻掌擦治疗1~3分钟,见本图(4)。

    2.注意事项

    (1)胁肋部疼痛可因多系统疾病引起,治疗前应明确诊断,以免漏诊、误诊。

    (2)此症一般经以上治疗1~3次即可以改善症状,直至痊愈。若经治疗症状得不到改善者,应去医院进一步诊治。

    (3)配合适当热敷,但时间不宜过长,以皮肤红润为好。防止烫伤。

    (4)适当做扩胸运动和深呼吸锻炼,注意保暖。

    (四十九)股外侧皮神经炎

    股外侧皮神经炎,中医学称之为肌痹、皮痹。主要表现为大腿外侧部感觉异常。本病多发于中年以上男性,常因外伤及受压而发生。

    中医认为,本病为局部受压、经气不利、运行不畅,或跌仆闪挫、气血瘀滞而成。部分病人有外伤史及久卧湿地史,大腿外侧部出现感觉异常(灼热、麻木、痒感或针刺样疼痛),久站久立或行走路程较长后症状加重,股外侧区痛觉、触觉减退或消失。

    1.方法与步骤

    见图2-3-49。

    图2-2-49 股外侧皮神经炎推拿按摩

    (1)患者取仰卧位,在患侧膝关节下垫一枕垫。术者在患者患侧大腿外侧或痛处进行拇指按揉,自上而下反复施术3~5分钟,手法宜轻柔和缓、持久,见本图(1)。

    (2)术者用多指揉法在患肢阿是穴、风市、血海、伏兔进行施术,持续3~5分钟,见本图(2)。

    (3)上法做完后,术者可用掌心擦法在患肢大腿外侧进行施术,以局部皮肤温热为度。用力不宜过猛、过重,免得揉伤皮肤,见本图(3)。

    (4)对于感觉麻木较甚患者,术者可用右手指尖在局部进行指叩法治疗3~5分钟,见本图(4)。

    2.注意事项

    (1)注意加强保暖,保证充分的休息和规律的生活。

    (2)尽量避免长时间处在潮湿环境中,加强居所和衣物干燥。

    (3)饮食宜清淡,少食辛辣刺激食物。若有原发病,须积极治疗原发病。

    (4)注意腰部健康调护,以及下肢其他疾病的积极诊治。

    (五十)前列腺肥大

    前列腺肥大又称前列腺增生,患者前列腺组织及上皮细胞增生,腺泡囊性扩大,结缔组织及平滑肌呈结节样增生。多见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。多因肾气虚弱、命门火衰、脾气不足、中气下陷或瘀浊互阻、精关寒壅而发为此病。

    早期表现为尿频,夜尿次数增多,排尿困难;晚期可出现严重的尿频、尿急、排尿困难,或出现血尿、急性尿潴留、尿失禁,并可引发或加重肛痔、脱肛、便血、疝等症。伴有畏寒、发热、腹胀、消瘦。

    1.方法与步骤

    见图2-2-50。

    图2-2-50 前列腺肥大推拿按摩

    (1)患者取仰卧位,术者位于其右侧,用掌根揉患肢小腹部3~5分钟,以局部皮肤感觉温热为度,见本图(1)。

    (2)紧接上法,术者可用右手的中指指端为着力点,稍用力按揉气海、关元、中极、会阴穴3~5分钟,用力由轻渐重,见本图(2)。

    (3)患者俯卧位,术者用右手掌根在患者腰骶部稍用力掌揉治疗3~5分钟,以局部皮肤感觉微烫为度,见本图(3)。

    (4)术者用多指揉法在患者腰骶、尾骶部进行揉推治疗,并按揉患者八髎、长强穴3~5分钟,见本图(4)。

    2.注意事项

    (1)此症为退行性病变,治疗需按一定疗程进行,应树立信心。

    (2)前列腺肥大症状严重时,可在以上治疗的同时,配合药物进行治疗。

    (3)忌食辛辣刺激食物、禁烟、酒,适当多饮水,多排尿。

    (4)避免长时间久坐,可做收腹、提肛锻炼。

    (五十一)慢性前列腺炎

    致病菌侵入前列腺,导致其出现慢性炎症,称之为慢性前列腺炎。其中出现症状者,中医称之为淋浊、精浊。诱发因素为性生活过度,反复突然中断**,下半身受冻、受湿,精神刺激等。

    主要症状为晨起时尿道处常有稀薄似水样分泌物,尿频、尿急、尿道有灼热感或有排尿困难,遗精、阳痿、早泄、头痛、头胀、头昏、情绪不佳等。

    1.方法与步骤

    图2-2-51。

    图2-2-51 慢性前列腺炎推拿按摩

    (1)患者取仰卧位,术者先用右手掌心在患者下腹部用揉推3~5分钟,以局部皮肤红润为度,见本图(1)。

    (2)紧接上法,术者用点抖法在患者下腹部进行点抖治疗1~3分钟,见本图(2)。

    (3)术者用右手中指指端按揉患者气海、关元、中极穴3~5分钟,见本图(3)。

    (4)患者俯卧位,术者用掌根揉法在患者尾骶部掌揉治疗3~5分钟,以局部感觉温热为度,见本图(4)。

    2.注意事项

    (1)慢性前列腺炎在急性发作时,可在指压的同时,配合药物治疗。

    (2)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应避免长时间的久位,平时注意多饮水,饮食宜清淡。

    (3)适当加强户外运动和锻炼,提高机体免疫力。

    (4)注意保暖,尤其是腰部和下肢部。适当控制和节制性生活。

    三、妇科疾病推拿按摩

    (一)产后尿潴留

    产后小便不通,不能自解,小腹胀急者,称为产后尿闭,也称尿潴留。

    主要症状:气虚者产后小便不通,小腹胀急,精神不安,少气懒言,面色少华,四肢无力;肾虚者小腹胀痛,腰膝酸软,坐立不安,面色灰暗;气滞者小便不通,腹胀尤重,烦躁不安,甚至昏迷不醒。

    1.方法与步骤

    见图2-3-1。

    图2-3-1 产后尿潴留推拿按摩

    (1)患者取仰卧位,术者在患者的腹部施以顺时针掌根揉推及指揉法3~5分钟,见本图(1)。

    (2)接上法,术者在患者腹部施以振颤法约3分钟,见本图(2)。

    (3)术者在患者腹部以中指指端按揉患者气海、关元穴,并用拇指按揉法稍用力按揉患者足三里、三阴交等穴3~5分钟,见本图(3)。

    (4)患者取俯卧位,术者在患者腰骶部施以掌根揉法,并掌揉患者八髎穴3~5分钟,见本图(4)。

    2.注意事项

    (1)在以上治疗的同时,应对原发疾病进行积极治疗。

    (2)治疗产后尿潴留时腹部和腰骶部手法宜轻,下肢穴位可根据病情及患者体质酌情加重。

    (3)患者应积极调畅情志,心情愉悦有利于此症治疗。

    (4)若患者为气虚型,加按揉膈俞、肾俞、三焦俞穴1~3分钟;肾虚型加三焦俞、肾俞、八髎、命门等穴;气滞型加大杼、膈俞、三焦俞等穴。

    (二)产后乳腺炎

    急性乳腺感染常发生于产后哺乳期,所以称为产后乳腺炎,又称哺乳期乳腺炎。主要病因为乳汁郁积、细菌感染。致病菌可通过破损的**处,直接经乳管或经血液入侵**,引起不同程度的炎症。乳管不通畅或哺乳方法不当,可使乳汁郁结,易于感染。

    按病程发展,可分为乳汁郁结期,浸润期,脓肿期。乳汁郁结期为发病早期,乳汁排出不畅,**内出现界限不明显的硬块,并有搏动性疼痛和压痛,局部表面颜色不变或略带红色。

    此症推拿按摩可自己操作。

    1.方法与步骤

    见图2-3-2。

    图2-3-2 产后乳腺炎推拿按摩

    (1)患者可先取仰卧位,术者先用除拇指外其余四指指腹,以**为中心,自**周围向**呈辐射状方向进行指摩法治疗3~5分钟,见本图(1)。

    (2)紧接上法,术者以双侧大鱼际在**周围硬结处稍用力揉推,反复操作3~5分钟,见本图(2)。

    (3)患者可改成坐位,术者以拇指指腹为着力点,稍用力在**硬结处或疼痛处揉推3~5分钟,见本图(3)。

    (4)接上法,术者采用循经治疗法,用双手拇指按揉患者血海、三阴交、足三里等穴3~5分钟,见本图(4)。

    2.注意事项

    (1)哺乳期间应保持**及**清洁,经常更换内衣。避免婴儿口含**而睡。

    (2)养成良好的哺乳习惯,保持婴儿口腔清洁。

    (3)保证心情愉悦,产后抑郁对此症影响较甚。

    (4)产后及早哺乳,加强胸背部肌肉功能运动。

    (5)适当配合局部热敷,但不能烫伤或烫破皮肤造成感染。

    (三)慢性盆腔炎

    盆腔炎是指内生殖器的炎症,包括**、输卵管、卵巢、**旁结缔组织及盆腔腹膜的炎症。分为急性盆腔炎和慢性盆腔炎两类。按摩主要适用于慢性盆腔炎。

    慢性盆腔炎多由急性盆腔炎治疗不当或延误治疗转变而成,多由人工流产、分娩、妇科手术及经期感染所致。主要症状为下腹坠胀疼痛,腰骶部酸痛,常在劳累、久立、经前和**时加重,伴有肛门坠胀、白带增多、经期紊乱、经量增多、痛经、尿频、不孕等。另外,遂可出现低热、乏力、精神不振,周身不适等全身症状。

    1.方法与步骤

    见图2-3-3。

    图2-3-3 慢性盆腔炎推拿按摩

    (1)患者取仰卧位,术者位于其右侧,用右手掌心以顺时针方向在患者下腹部采用掌揉法,反复操作3~5分钟,以局部皮肤温热为度,见本图(1)。

    (2)紧接上法,术者以右手指端为着力点,按揉患者气海、关元、中极、阴陵泉穴,反复操作3~5分钟,见本图(2)。

    (3)患者俯卧位,术者用掌揉法在患者脊柱和脊柱两侧,自上而下反复揉推3~5分钟,见本图(3)。

    (4)术者用右手掌心在患者腰骶部擦揉1~3分钟,以局部皮肤微烫为度,见本图(4)。

    2.注意事项

    (1)慢性盆腔炎急性发作期,在以上治疗的同时应加强休息。

    (2)避免久坐,避免劳累,多饮水,多排尿。

    (3)保持**卫生清洁,月经期间要禁止房事。

    (4)以上治疗的同时,可配合用热水袋热敷下腹及腰骶部。

    (四)产后腹痛

    产后以小腹部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病症,称为产后腹痛。主要病因为气血运行不畅。可分为血虚和血瘀两种情况。

    主要症状为产后小腹疼痛,其疼痛绵绵不休,痛喜揉按,伴头晕耳鸣,便结目眩,口唇色淡,胸胁胀满不舒,四肢不温,饮食不佳等。

    1.方法与步骤

    见图2-3-4。

    图2-3-4 产后腹痛推拿按摩

    (1)患者取仰卧位,术者先用掌根揉法在患者肚脐以下,顺时针反复揉推3~5分钟,用力要轻而柔和,见本图(1)。

    (2)术者用中指指端按揉患者神阙、气海、关元、中极穴3~5分钟,见本图(2)。

    (3)紧接上法,术者用右手拇指按揉患者血海、足三里、三阴交穴3~5分钟,见本图(3)。

    (4)患者俯卧位,术者用双手多指揉在患者脾俞、胃俞、肝俞、肾俞、三焦俞、八髎穴反复揉推3~5分钟,见本图(4)。

    2.注意事项

    (1)本病患者以腹痛为主,且多产后体质较弱,治疗时手法宜轻柔缓和。

    (2)若是因生气或精神刺激引起的腹痛,可在以上手法治疗的同时做些心理疏导,以解心结。

    (3)患者宜适当多食用一些温热、暖性食物,不宜过食寒凉、刺激性食物。

    (4)加强休息,适当运动,劳逸结合,防治便秘。

    (五)产后身痛

    妇女在产褥期间出现肢体酸痛、麻木等症状,称为产后身痛。主要病因为产后气血虚弱,经脉失养,常有血虚、风寒、肾虚等。

    主要症状为遍身肢节酸痛、麻木,疼痛隐隐,患者面色白光白、心悸气短、头晕乏力。感受风寒者为形寒肢冷,肾虚者为腰膝酸软,时有盗汗等。

    1.方法与步骤

    见图2-3-5。

    图2-3-5 产后身痛推拿按摩

    (1)患者取仰卧位,术者先用掌根揉和法,在患者肩部、上肢部和下肢部疼痛的部位和穴位上以放松性的手法治疗3~5分钟,见本图(1)。

    (2)紧接上法,术者用拇指按揉法、多指揉法在患者阿是穴和痛点上进行操作,每个痛点操作1~3分钟,见本图(2)。

    (3)患者俯卧位,术者在患者脊柱和脊柱两侧反复采用掌根揉或多指揉3~5分钟,用力不宜过重,见本图(3)。

    (4)术者用掌揉法或多指揉法在患者脊柱的督脉、膀胱经及华佗夹脊上反复治疗5~10分钟(见图4)。此法有强壮和保健功效。

    2.注意事项

    (1)产后多为血虚、体虚。在以上治疗同时,宜用健脾和胃、养血补气的方法和穴位,以濡养气血。

    (2)产后身痛的手法治疗,操作时宜用补法、手法宜轻、宜顺时针操作。

    (3)产后身痛的治疗,还应加强饮食调养,精神调理,运动调摄。

    (4)还应适当进行户外运动,增强体质和免疫力。

    (六)产后便秘

    产后饮食如常,大便艰涩难下,数日不解,秘结不通,甚则烦躁、发热、谵语,称为产后便秘。主要病因是产时失血过多,血虚消耗,不能润滑肠道;或血虚火盛,内灼津液,津少液亏,肠燥而致便结;或因产后外邪入里,伤于饮食,肠中干燥致为便秘。

    主要症状为产后大便艰涩难下,或多日不解,腹无胀痛,面色萎黄,皮肤干燥,饮食如常,或兼有头晕、心悸、口干等。

    1.方法与步骤

    见图2-3-6。

    图2-3-6 产后便秘推拿按摩

    (1)患者通常取仰卧位,术者先用掌心揉在患者下腹部,以顺时针方向稍用力治疗3~5分钟,见本图(1)。

    (2)紧接上法,术者用拇指或中指端按揉患者大横、天枢、气海、关元穴3~5分钟,用力可逐渐由轻渐重,见本图(2)。

    (3)患者俯卧位,术者用掌心揉或法,在患者背后沿脊柱自上而下进行操作3~5分钟,见本图(3)。

    (4)术者用拇指按揉法在患者支沟、足三里、委中、三阴交、承山穴反复操作3~5分钟,见本图(4)。

    2.注意事项

    (1)注意饮食调养,多食粗纤维食物,如韭菜、山芋,适量饮用蜂蜜水润肠通便。

    (2)适当做些体育运动,如散步、下蹲运动等。

    (3)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、定时排便、每日大便。

    (4)多饮水,多食新鲜果蔬,避免久坐、久卧。

    (七)产后失眠

    产后失眠是指产后气血双亏、精神紧张引起的不寐,亦常为其他疾病的兼症。产时、产后失血过多,气耗血伤,心失血养,心神不安而失眠;或产妇平素精神忧郁,心虑胆怯,产后受惊所致。

    主要症状为失眠心悸、少寐多梦、面色无华、目眩头晕、身倦嗜卧、纳呆。

    1.方法与步骤

    见图2-3-7。

    图2-3-7 产后失眠推拿按摩

    (1)患者取仰卧位,术者用拇指按揉患者印堂、百会、太阳、内关、神门穴3~5分钟,用力要轻而柔和,见本图(1)。

    (2)紧接上法,术者用右手掌心在患者腹部顺时针摩推,并按揉患者神厥、气海、关元穴3~5分钟,见本图(2)。

    (3)术者左手固定患者脚踝,右手掌擦患者足底,并按揉患者涌泉穴3~5分钟,用力轻而柔和,见本图(3)。

    (4)患者俯卧位,术者用两拇指在患者脊柱及脊柱两侧自上而下操作,并按揉患者心俞、膈俞、肝俞、胆俞、胃俞、三焦俞等腧穴5~10分钟,见本图(4)。

    2.注意事项

    (1)俗话说“睡眠先睡心”。睡眠时要心静,不能乱想,努力排除杂念。

    (2)产后失眠多为血虚,应在以上治疗的同时,配合食用一些补血的食品,如红豆、大枣、少量动物肝脏等。

    (3)适当进行一些户外运动和锻炼,放松精神,增强体质。

    (4)临睡前不宜吃得太饱,“胃不和则卧不安”,饮食节制,生活有规律。

    (八)痛经

    气滞血瘀型痛经的致病因素很多。如抑郁、劳伤、情感,都可使肝气郁而不达,气血凝固而瘀滞不畅。若血海、胞宫气机不利,经血运行不畅则发为痛经。

    气滞血瘀型痛经每于行经前几天或经期,小腹胀痛不舒,甚则拒按,月经量少或经行不畅,颜色较深有血块,血块排出后疼痛有缓解,伴有胸胁及**胀痛、胸闷不思饮食等症状。

    1.方法与步骤

    见图2-3-8。

    图2-3-8 痛经推拿按摩
    第(1/3)页